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电针与预电针对糖尿病神经痛大鼠痛觉敏化及脊髓背角P2X7R表达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后糖尿病大鼠出现神经痛的时间及脊髓背角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P2X7R)表达情况,以及电针和预电针对糖尿病神经痛(DNP)大鼠热痛阈和脊髓背角P2X7R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防治DNP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从64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选取30只作为对照组;余下大鼠以65 mg/kg剂量腹腔注射STZ(10 mg/mL)制备糖尿病模型,30只造模成功大鼠作为模型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各分为7、14、21 d 3个亚组,每亚组10只.分别于STZ注射后7、14、21 d记录各亚组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及热痛阈;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亚组大鼠脊髓背角P2X7R表达.第二部分:从35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组,剩余27只大鼠以65 mg/kg剂量腹腔注射STZ(10 mg/mL)制备糖尿病模型,24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神经痛组、电针组和预电针组,每组8只.STZ注射后15~21 d,电针组于"足三里""昆仑"行电针干预,连续波,频率2 Hz,每次30 min,每天1次;预电针组干预方法同电针组,干预时间为STZ注射后8~14 d.记录各组大鼠STZ注射前,注射后7、14、21 d体质量、空腹血糖、热痛阈;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注射后21 d脊髓背角P2X7R表达.结果:第一部分: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TZ注射后7、14、21 d体质量下降、空腹血糖升高(P<0.01),STZ注射后14、21 d热痛阈下降(P<0.05),STZ注射后7、14、21d脊髓背角P2X7R表达增加(P<0.05,P<0.01).第二部分:与空白组比较,糖尿病神经痛组大鼠STZ注射后7、14、21 d体质量下降、空腹血糖升高(P<0.01);与糖尿病神经痛组比较,预电针组大鼠STZ注射后14、21 d热痛阈升高(P<0.05),电针组大鼠STZ注射后21 d热痛阈升高(P<0.01),电针组及预电针组大鼠脊髓背角P2X7R表达减少(P<0.01).结论:STZ注射后14 d大鼠出现糖尿病神经痛,电针不仅可治疗也可预防糖尿病神经痛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脊髓背角P2X7R表达有关.
文献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痛;电针;预电针;脊髓背角;P2X7受体
作者姓名:
胡群祺;马益琪;费雪瑜;陈卢杭;康玉蓉;李想;陈芷羽;蒋晨琳;瞿思颖;王涵芝;蒋永亮;方剑乔;何晓芬
作者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杭州31005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群祺;马益琪;费雪瑜;陈卢杭;康玉蓉;李想;陈芷羽;蒋晨琳;瞿思颖;王涵芝;蒋永亮;方剑乔;何晓芬-.电针与预电针对糖尿病神经痛大鼠痛觉敏化及脊髓背角P2X7R表达的影响)[J].中国针灸,2022(02):173-178
A类:
B类:
预电针,糖尿病神经痛,痛觉敏化,脊髓背角,P2X7R,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嘌呤,离子通道,DNP,痛阈,第一部,余下,blot,第二部,足三里,昆仑,电针干预,连续波,干预方法,体质量下降,空腹血糖升高,21d
AB值:
0.1262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