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穴位电刺激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p38MAPK影响探讨穴位镇痛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穴位电刺激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及背根神经节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方法 将12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5只.假手术组:暴露坐骨神经但不结扎;模型组:结扎坐骨神经,不给予其他干预;抑制剂组:鞘内置管24 h后结扎坐骨神经,鞘内注射SB2035802 g,2次/d,持续注射14 d;针刺穴位组:结扎坐骨神经后,针刺足三里及双侧L3~6夹脊穴,2次/d,持续14 d;电刺激穴位组:结扎坐骨神经后,针刺足三里及双侧L3~6夹脊穴,用穴位神经刺激仪电刺激,连续波,频率2 Hz,强度1 mA,刺激30 min,2次/d,持续14 d.术前1 d及术后1 d、3 d、7 d、14 d检测各组大鼠机械触诱发痛阈(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TWL);于上述各时间点每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处死,Western blot法检测手术侧腰膨大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p38 MAP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各时间点的MWL、PTWL及腰膨大中TNF-α、p38 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1 d比较,模型组、抑制剂组、针刺穴位组、电刺激穴位组术后各时间点的MWL均明显降低(P均<0.05),PTWL均明显缩短(P均<0.05),腰膨大中TNF-α和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均<0.05),且术后3 d时MWL最低、PTWL最短、TNF-α和p38 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最高.术后1 d、3 d时与抑制剂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穴位组、电刺激穴位组的MWL更低,PTWL更短,腰膨大中TNF-α和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 d、7 d、14 d时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穴位组、电刺激穴位组的MWL更高,PTWL更长,腰膨大中TNF-α和p38 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 d、14 d时与针刺穴位组比较,电刺激穴位组的MWL更高,PTWL更长,腰膨大中TNF-α 和p38 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 d、14 d时,抑制剂组和电刺激穴位组的MWL、PTWL及腰膨大中TNF-α、p38 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穴位电刺激治疗较针刺治疗能更及时、有效地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穴位电刺激的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L3~6脊髓背角p38MAPK受体的表达从而影响TNF-α合成来实现的.
文献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穴位;电刺激;大鼠;p38MAPK;肿瘤坏死因子-α
作者姓名:
杨代和;魏真;林永宝;黄文;龙波;张孟丽;蔡楠;李洁
作者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3;安溪县医院,福建安溪362499;漳州市第三医院,福建 漳州363007
引用格式:
[1]杨代和;魏真;林永宝;黄文;龙波;张孟丽;蔡楠;李洁-.基于穴位电刺激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p38MAPK影响探讨穴位镇痛机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06):743-747
A类:
SB2035802,PTWL
B类:
穴位电刺激,神经病理性疼痛,p38MAPK,影响探讨,镇痛机制,背根神经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途径,假手,坐骨神经,结扎,鞘内置管,鞘内注射,持续注射,针刺穴位,足三里,L3,夹脊穴,神经刺激仪,连续波,mA,触诱发痛,痛阈,MWT,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处死,blot,膨大,MWL,白相,相对表达量,电刺激治疗,针刺治疗,镇痛作用,脊髓背角
AB值:
0.1513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