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早期电针干预对帕金森病小鼠离子钙接头蛋白-1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早期电针干预对帕金森病(PD)小鼠离子钙接头蛋白-1(Iba-1)、络氨酸羟化酶(TH)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从神经炎性反应角度探讨电针治疗PD的作用机制.方法:9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长期低剂量皮下注射鱼藤酮制备PD小鼠模型.电针组造模同时予"神庭""天枢""曲池""上巨虚"电针干预,15 min/次,1次/d,连续8周.采用转棒实验、步长实验评估小鼠运动障碍程度;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中脑黑质区Iba-1、TH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造模4、6、8周掉落潜伏期缩短(P<0.01),造模5、7周后肢步长减小(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造模6、8周掉落潜伏期延长(P<0.01),造模5、7周后肢步长增大(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脑黑质区Iba-1、结肠组织中TNF-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中脑黑质区TH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中脑黑质区Iba-1、结肠组织中TNF-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P<0.05),中脑黑质区TH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结论:早期电针干预延缓了鱼藤酮诱发PD小鼠运动障碍发生的时间,减轻了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对PD的退行性改变发挥了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针刺改善肠道炎性反应,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减轻神经炎性反应的发生有关.
文献关键词:
帕金森病;神经炎性反应;外周炎性反应;脑肠轴;电针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雪;王强;王渊;袁伟;刘智斌;乔海法
作者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陕西咸阳 712046;陕西省针药结合重点实验室,陕西咸阳 712046;陕西省中医脑病重点实验室,陕西咸阳 71204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雪;王强;王渊;袁伟;刘智斌;乔海法-.早期电针干预对帕金森病小鼠离子钙接头蛋白-1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2(11):993-998
A类:
外周炎性反应
B类:
电针干预,帕金森病,离子钙,接头,头蛋白,Iba,羟化酶,TH,神经炎性反应,电针治疗,周龄,C57BL,6J,皮下注射,射鱼,鱼藤酮,小鼠模型,神庭,天枢,曲池,上巨虚,转棒实验,步长,长实,实验评估,运动障碍,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中脑黑质,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结肠组织,掉落,潜伏期,后肢,平降,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改变,神经保护作用,针刺,肠道炎性反应,小胶质细胞活化,脑肠轴
AB值:
0.2297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