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电针对膝关节骨关节炎大鼠滑膜炎性反应期自发痛及后期触诱发痛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对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模型大鼠痛行为、滑膜炎性反应和隐神经脱髓鞘的影响,探讨电针干预改善触诱发痛的效应机制.方法:将8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28只.模型组、电针组均于右侧膝关节腔注射单碘乙酸钠(MIA)建立KOA模型.电针组分别在造模后第5、7、9天针刺右侧"足三里""阳陵泉",并连接电针,予疏密波(2 Hz/15 Hz),电流强度1 mA,每次30 min,每日1次,共干预3次.造模后第9天,观察各组大鼠患肢承重率;HE染色、Masson染色法观察大鼠滑膜组织形态;流式细胞术观察大鼠滑膜免疫细胞数量;MSD多因子法检测大鼠滑膜炎性细胞因子含量.造模后第14天,观察各组大鼠足底机械缩足反射阈值;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隐神经超微结构.结果:造模后第9天,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患肢承重率降低(P<0.01),患肢滑膜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滑膜纤维化,膝关节滑膜组织CD11b+细胞、M1型巨噬细胞(CD11b+CD86+)数量增加(P<0.01),滑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1β、IL-10、IL-13含量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患肢承重率升高(P<0.05),滑膜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滑膜纤维化程度减轻,膝关节滑膜组织CD11b+细胞、M1型巨噬细胞(CD11b+CD86+)数量减少(P<0.01),TNF-α、IL-6含量降低(P<0.05).造模后第14天,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底机械缩足反射阈值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足底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隐神经出现明显的髓鞘结构破坏,髓鞘板层崩解松散、挤压轴索或板层增厚并出现裂隙;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隐神经损伤情况明显减轻.结论:电针干预可以减轻KOA模型大鼠滑膜炎性反应及患肢隐神经损伤,从而缓解炎性反应期自发痛和后期触诱发痛.
文献关键词:
膝关节骨关节炎;滑膜炎;电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隐神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蔚;李恒聪;万红叶;刘一寒;景向红;张晓宁;何伟
作者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蔚;李恒聪;万红叶;刘一寒;景向红;张晓宁;何伟-.电针对膝关节骨关节炎大鼠滑膜炎性反应期自发痛及后期触诱发痛的影响)[J].中国针灸,2022(12):1385-1393
A类:
滑膜纤维化,CD11b+CD86+
B类:
膝关节骨关节炎,滑膜炎性反应,触诱发痛,电针干预,KOA,模型大鼠,隐神经,脱髓鞘,效应机制,只成,关节腔注射,碘乙酸钠,MIA,针刺,足三里,阳陵泉,接电,疏密波,电流强度,mA,承重,HE,Masson,染色法,滑膜组织,组织形态,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细胞数量,MSD,多因子,炎性细胞因子,足底,机械缩足反射阈值,透射电镜,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炎性细胞浸润,关节滑膜,M1,巨噬细胞,白介素,含量降低,结构破坏,板层,崩解,压轴,轴索,增厚,裂隙,神经损伤,伤情
AB值:
0.2088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