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电针和预电针改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功能的效应差异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及预电针肺经"太渊"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肺通气、膈肌肌电及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 N 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0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及预电针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的效应差异.方法:雄性S 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及预电针组,每组23只.采用0.5% 脂多糖溶液(5 mg/kg)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电针组于造模后5 h给予电针"太渊"干预20 min;预电针组于造模前1、3、5d给予同样的电针"太渊"干预.通过小动物肺功能检测系统观察大鼠肺动态顺应性、潮气量、肺阻力、每分钟通气量、最大吸气流量、最大呼气流量等肺通气功能变化;用电生理学方法记录膈肌肌电,并分析肌电积分和呼吸频率变化;用HE染色法及肺损伤评分评价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用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β和IL-10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动态顺应性、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最大吸气流量显著降低(P<0.0001),肺阻力、膈肌肌电总积分、肺损伤评分及肺泡灌洗液TNF-α、IL-1β含量均升高(P<0.05,P<0.001,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肺动态顺应性、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最大吸气流量、膈肌肌电总积分及单个积分均升高(P<0.01,P<0.001,P<0.05);预电针组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最大吸气流量、肺泡灌洗液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肺损伤评分、肺泡灌洗液TNF-α、IL-1β含量降低(P<0.05).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出现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无水肿;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明显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红细胞渗出及肺泡间隔增厚等病理改变;电针组肺组织有明显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厚,与模型组差异不明显;预电针组肺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肺泡增厚情况减轻.结论:预电针和电针"太渊"都可以改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功能,预电针效应与局部炎性因子调节有关,而电针效应与肺通气功能、呼吸动力学改善有关.
文献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电针;预电针;肺功能;炎性因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弋茜;崔翔;刘坤;宋玲;王舒娅;李汪;朱兵;高昕妍
作者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雾化吸入制剂研究中心,北京1007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弋茜;崔翔;刘坤;宋玲;王舒娅;李汪;朱兵;高昕妍-.电针和预电针改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功能的效应差异)[J].针刺研究,2022(07):580-586
A类:
B类:
预电针,效应差异,肺经,肺组织病理,病理变化,膈肌,肌电,肺泡灌洗液,脂多糖,糖溶液,急性肺损伤模型,5d,小动,肺功能检测,系统观,动态顺应性,潮气量,每分钟,分钟通气量,吸气,呼气,肺通气功能,电生理学,电积,呼吸频率,频率变化,HE,染色法,肺损伤评分,病理改变,含量降低,织出,中性粒细胞浸润,无水,渗出,增厚,炎性因子,呼吸动力学
AB值:
0.1481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