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0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肱骨头坏死的特点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后出现的肱骨头坏死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9月至2020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出现的20例肱骨头坏死患者资料。男7例,女13例;年龄平均57.4岁(35~84岁)。分析其骨折分型、肱骨头坏死塌陷的时间,测量内侧残余骨距长度、肱骨头厚度并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20例患者术后获8~104个月(平均48.3个月)随访。根据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8例,四部分骨折12例;合并肩关节脱位10例。根据AO-OTA分型:C型骨折16例,B型骨折4例。内侧残余骨距长度平均4.8 mm(0~10.7 mm);18例内侧软组织合页有破坏,肱骨头厚度平均为20.6 mm(13.6~33.0 mm)。骨折均一期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8.4周(5~12周)。诊断肱骨头坏死的平均时间为16.5个月(8~24个月)。末次随访时患侧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为53.4分(22~74分),健侧平均为85.5分(53~98分),患侧与健侧比为62.43%(27.95%~82.70%)。结论: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容易出现肱骨头坏死,多为三、四部分骨折或合并肩关节脱位,多数患者内侧软组织合页有破坏,残余内侧骨距长度多<8 mm,坏死时间发生晚,肩关节功能较健侧明显降低。
文献关键词:
肩骨折;骨折固定术;骨坏死;肱骨近端骨折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玉富;黄强;李蔷;米萌;公茂琪;蒋协远
作者机构:
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北京 10003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玉富;黄强;李蔷;米萌;公茂琪;蒋协远-.20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肱骨头坏死的特点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2(02):138-143
A类:
B类: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肱骨头坏死,特点分析,骨折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钢板固定,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骨折分型,塌陷,肩关节功能,Neer,三部分,四部,并肩,肩关节脱位,AO,OTA,软组织,合页,均一,愈合时间,时间平均,患侧,Constant,Murley,健侧,死时间,肩骨折,骨折固定术,骨坏死
AB值:
0.2272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