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淮北城镇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InSAR监测研究
文献摘要:
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是打破地下水循环平衡,导致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引发地面沉降灾害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淮北平原地区的临泉县为研究对象,采用SBAS-InSAR技术监测该地区2018年1月20日至2019年12月29日期间的地面沉降,获取了该地区空间连续的地面沉降场,分析了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时空特征分布的影响,研究了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监测期间临泉县城区各区域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最大沉降速率达56mm/yr,最大累计沉降量超过110mm.对该区域的研究分析发现,在沉降严重的区域周围有大量采水井分布,而无采水井分布的区域沉降情况则相对轻微,表明该地区地面沉降受地下水开采的影响较为显著.研究区域内的形变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可为地下水的合理开采与利用提供参考信息.
文献关键词:
地面沉降;SBAS-InSAR;时序分析;地下水;Sentinel-1A
作者姓名:
王德柱;黄其欢;胡迎香;陈志欣
作者机构: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1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德柱;黄其欢;胡迎香;陈志欣-.淮北城镇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InSAR监测研究)[J].工程勘察,2022(04):67-72
A类:
B类:
北城,地下水开采,采地,地面沉降,InSAR,超量,地下水循环,地下水位,快速下降,淮北平原,平原地区,临泉县,SBAS,技术监测,时空特征,特征分布,县城,沉降速率,56mm,yr,累计沉降,沉降量,110mm,采水,水井,区域沉降,考信,时序分析,Sentinel,1A
AB值:
0.3481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