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PS-InSAR技术的珠海市地表形变监测与驱动力分析
文献摘要:
基于63景Sentinel-1数据,采用PS-InSAR技术监测珠海市2018年10月—2020年11月地面沉降,利用GNSS地面同步观测数据进行精度评定,监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4.58 mm,表明利用PS-InSAR监测研究区地面沉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分析珠海市地表形变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珠海市主体部分的平均形变速率在-55~15 mm/a,主要沉降区域分布在珠江水道周边的农垦区及沿海港口区域;主要交通线路为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和广珠铁路珠海段,均存在年平均形变速率超过20 mm/a的明显形变异常区,需重点关注.结合地质条件、地下水开采情况对珠海市地表形变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内地面沉降速率与软土层的厚度呈正相关,与地下水水位降深呈对数函数关系.
文献关键词:
PS-InSAR;地表形变;Sentinel-1数据;珠海市;形变驱动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朱邦彦;唐超;任志忠;马状;张琪;李云
作者机构: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9;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101;广州长地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3;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邦彦;唐超;任志忠;马状;张琪;李云-.基于PS-InSAR技术的珠海市地表形变监测与驱动力分析)[J].测绘通报,2022(06):108-113
A类:
形变驱动力
B类:
PS,InSAR,珠海市,地表形变监测,驱动力分析,Sentinel,技术监测,地面沉降,GNSS,同步观测,观测数据,精度评定,监测结果,时空特征,形变速率,沉降区,区域分布,珠江,江水,水道,农垦区,沿海港口,港口区,交通线路,港珠澳大桥,连接线,显形,异常区,地质条件,地下水开采,沉降速率,软土层,地下水水位,水位降深,对数函数,函数关系
AB值:
0.339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