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缺血性脑卒中后血脑屏障内皮跨细胞转运的调控机制及靶向治疗
文献摘要:
缺血性脑卒中(IS)后的血脑屏障(BBB)通透性改变对缺血急性期脑水肿、脑免疫炎症、出血转化及恢复期血管新生和再通均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IS后的BBB高通透性由IS数小时后显著增加的脑血管内皮跨细胞转运(跨细胞通路)和缺血数日后的紧密连接(TJs)解体(细胞旁通路)逐步导致,且跨细胞转运上调早于并独立于TJs解体。维持较低的血管内皮跨细胞转运率和保持完整的TJs对BBB的生理功能和脑稳态起关键作用,因此跨细胞转运的发生和调控机制成为IS后BBB靶向治疗研究的新方向。本文围绕BBB内皮跨细胞转运的生物学分类、细胞结构及其调控机制、靶向该途径的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文献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血脑屏障;跨细胞转运;小窝
作者姓名:
周敏;陈智利;张丽丽;张伯礼
作者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中医科,天津 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天津 300052;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天津 300193;天津市现代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天津 301617
引用格式:
[1]周敏;陈智利;张丽丽;张伯礼-.缺血性脑卒中后血脑屏障内皮跨细胞转运的调控机制及靶向治疗)[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22(02):189-194
A类:
跨细胞转运
B类:
缺血性脑卒中后,血脑屏障,调控机制,靶向治疗,IS,BBB,通透性,急性期,脑水肿,免疫炎症,出血转化,恢复期,血管新生,高通透,血管内皮,细胞通路,数日,紧密连接,TJs,解体,旁通,运上,早于,生理功能,治疗研究,细胞结构,治疗策略,小窝
AB值:
0.2344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