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回肠造口性腹泻的早期识别和处理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回肠造口术作为外科治疗的常见术式,术后患者常因失去结肠对消化液的吸收引起水、电解质丢失增加,处于相对液体耗尽的状态.回肠造口术后几周内机体存在液体吸收增加的适应过程,但常有患者无法充分适应,造口液大量丢失,也会有其他原因导致回肠造口性腹泻.许多回肠造口性腹泻患者有脱水和电解质丢失的风险,需再人院治疗,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外科医生除掌握肠造口手术技术外,应深入对其病理生理的认识,以便实施针对性治疗.笔者对回肠造口性腹泻发病机制及治疗作一综述,以期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回肠造口术;腹泻;手术后并发症;适应;生理学;综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凯;邓云烜;杨超;丁威威;黎介寿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凯;邓云烜;杨超;丁威威;黎介寿-.回肠造口性腹泻的早期识别和处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2(04):521-526
A类:
B类:
早期识别,回肠造口术,外科治疗,术式,术后患者,常因,消化液,电解质,耗尽,几周,体吸收,适应过程,腹泻患者,医疗资源,外科医生,肠造口手术,手术技术,病理生理,施针,性治疗,手术后并发症,生理学
AB值:
0.2400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