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哺乳动物胚胎滞育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胚胎滞育(Embryonic diapause)是存在于部分哺乳动物中的一种生存策略和繁殖状态.其具体过程为:胚胎在着床前停止或减缓发育形成胚胎滞育期,滞育期结束后胚胎再次活化,且滞育过程不会对随后的胚胎发育产生任何不良影响.胚胎滞育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兼性滞育(Facultative diapause)和专性滞育(Obligate diapause).兼性滞育受哺乳调控,专性滞育受季节性光周期调控.虽然滞育原理各不相同,但哺乳动物的滞育过程都是在催乳素、孕酮或者卵巢雌激素的共同调节下完成的.除激素调控机制外,胚胎滞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也有了实质性进展,目前已发现了大量能够调节胚胎滞育的潜在候选因子,包括营养物质、蛋白酶、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转录因子等.本文对现有胚胎滞育研究做了归纳和整理,同时针对胚胎滞育研究现状提出几点建议,为以后胚胎滞育研究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胚胎滞育;哺乳动物;激素调控;分子调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俊;张培君;李松海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动物与海洋生物声学研究室,三亚57200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俊;张培君;李松海-.哺乳动物胚胎滞育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兽类学报,2022(01):95-107
A类:
胚胎滞育,Facultative,Obligate
B类:
哺乳动物,Embryonic,diapause,生存策略,繁殖状态,着床,胚胎发育,何不,兼性,光周期调控,各不相同,催乳素,孕酮,雌激素,同调,节下,下完,激素调控,分子调控机制,实质性进展,营养物质,时针,几点建议
AB值:
0.1929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