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藏绵羊和小尾寒羊雄性生殖器官组织结构比较
文献摘要:
通过比较绵羊(Ovis aries)的两个品种,生活于高海拔(4500 m)地区的藏绵羊与相对低海拔(2080 m)地区小尾寒羊雄性生殖器官的组织结构特征,以探讨哺乳动物生殖器官适应高原环境的组织结构基础.采集成年藏绵羊与小尾寒羊的睾丸、附睾、输精管,运用大体解剖、石蜡切片及常规H.E染色方法,比较二者生殖器官的组织结构差异.结果 显示,藏绵羊附睾头和附睾体管腔内的纤毛较长,而附睾尾管腔内的纤毛较短,呈清晰的刷状缘结构,输精管平滑肌细胞较多,固有膜和黏膜层粘连紧密,且形成较明显的不规则皱襞.与小尾寒羊相比,藏绵羊曲细精管的横切面直径、面积和生精上皮的厚度均显著降低(P<0.05);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的直径及面积显著降低(P<0.05),且支持细胞数也显著减少(P<0.05);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的管腔内径和外径及纤毛长度均显著减小(P<0.05);附睾体的柱状上皮厚度显著增高(P<0.05),而输精管管腔直径、平滑肌厚度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认为,藏绵羊在高海拔低氧环境的长期适应过程中,其生殖器官的组织结构发生了一定的适应性改变,可能与其在高原环境下正常繁殖性能的维持有关.
文献关键词:
组织结构;藏绵羊;小尾寒羊;生殖器官
作者姓名:
柳苗苗;郭亚军;伏晓玉;杨喜喜;王欣荣
作者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兰州 7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柳苗苗;郭亚军;伏晓玉;杨喜喜;王欣荣-.藏绵羊和小尾寒羊雄性生殖器官组织结构比较)[J].动物学杂志,2022(01):124-131
A类:
B类:
藏绵羊,小尾寒羊,雄性生殖,生殖器官,结构比较,Ovis,aries,低海拔,哺乳动物,高原环境,睾丸,附睾,输精管,石蜡切片,染色方法,结构差异,管腔,纤毛,尾管,平滑肌细胞,黏膜层,粘连,皱襞,曲细精,细精管,横切面,精原细胞,精母细胞,支持细胞,外径,柱状,皮厚,管管,高海拔低氧环境,适应过程,繁殖性能
AB值:
0.3102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