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大鲵的早期个体发育观测研究
文献摘要:
本研究于2018年9—11月在四川省洪雅县大鲵繁育场对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的早期发育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1)中国大鲵窝卵数为436~2274颗;受精率为52.60%~96.53%,总体受精率为79.10%,平均窝卵受精率76.92%(n=10);孵化率为46.88%~80.02%,总体孵化率为69.85%,平均窝卵孵化率66.83%(n=4).(2)早期个体发育的30个时期包括孵化前胚胎发育的24个时期和孵化后个体发育的6个时期.受精卵到孵化(前肢二指期)需1032~1140 h(约48 d),从孵化(前肢三指期)到指、趾完全成形(后肢五趾期)需要525 h(约22 d)左右.(3)卵裂模式为盘状卵裂而非全裂;在前肢芽早期(从受精卵开始发育历时500~560 h),心脏开始搏动,腹部可见透明血管网,随后出现鳃循环;在后肢五趾期(历时约70 d),其视觉器官眼和摄食器官口咽腔发育成形,开始具有相应的功能;四肢支撑能力趋于完善,个体可以自由游动.这些观测研究成果完善了中国大鲵复合体的发育特性等基础信息,为其保育、放归工作等提供了新的支撑.
文献关键词:
中国大鲵;早期发育;盘状卵裂
作者姓名:
范文博;朱文博;张美华;赵天;江建平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范文博;朱文博;张美华;赵天;江建平-.中国大鲵的早期个体发育观测研究)[J].四川动物,2022(05):517-525
A类:
卵裂模式,盘状卵裂
B类:
中国大鲵,个体发育,观测研究,洪雅县,繁育场,Andrias,davidianus,早期发育,窝卵数,受精率,孵化率,胚胎发育,受精卵,前肢,全成形,后肢,始发,搏动,血管网,视觉器官,摄食,食器,口咽,发育成,四肢,支撑能力,游动,复合体,基础信息,保育,放归
AB值:
0.3525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