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雷公藤干预Graves眼病潜在靶点预测及作用机制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雷公藤治疗Graves眼病的潜在靶点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CMSP数据库获得雷公藤活性成分、成分靶点,应用GeneCards、OMIM、DisGeNET、TTD数据库获得Graves眼病相关靶点,使用Venn在线工具筛选两者的交集基因,进而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应用SBYBL-X2.0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出雷公藤活性成分28个,成分靶点143个,疾病靶点150个,交集靶点19个,GO富集分析16条,KEGG通路30条,得出雷公藤重要的活性成分为雷公藤甲素、山柰酚、川陈皮素、β-谷甾醇,重要靶点为前列素内环氧化物合成酶2、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γ、转化生长因子-β1、CD40、过氧化体增殖激活受体、细胞黏附分子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对接活性良好.结论:雷公藤的多种活性成分通过调控核因子κB、炎症性肠病信号通路和多个靶点改善Graves眼病,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改善Graves眼病.
文献关键词:
Graves眼病;雷公藤;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靶点
作者姓名:
张国玉
作者机构:
内黄县中医院,河南内黄4563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国玉-.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雷公藤干预Graves眼病潜在靶点预测及作用机制分析)[J].河南中医,2022(06):866-872
A类:
encyclo,SBYBL
B类:
网络药理学,Graves,眼病,潜在靶点,靶点预测,机制分析,TCMSP,活性成分,GeneCards,OMIM,DisGeNET,TTD,Venn,DAVID,基因本体,ontology,京都,百科全书,kyoto,pedia,genes,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X2,分子对接,交集靶点,雷公藤甲素,山柰酚,川陈皮素,谷甾醇,内环氧,环氧化物,合成酶,干扰素,转化生长因子,CD40,激活受体,细胞黏附分子,接活,核因子,炎症性肠病,肠道微生物
AB值:
0.3217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