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美洲钩虫抗血小板聚集多肽NaHPI1的分离与活性鉴定
文献摘要:
目的 从美洲钩虫分离并重组制备一种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序列的库尼茨(Kunitz)型多肽-美洲钩虫血小板抑制剂1(NaHPI1),鉴定重组NaHPI1(rNaHPI1)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美洲钩虫成虫全长转录组测序获得NaHPI1完整cDNA序列,通过在线生物信息学网站检索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蛋白并预测信号肽.根据NaHPI1氨基酸序列合成大肠埃希菌密码子偏爱的成熟肽编码基因序列,将该序列连接入表达质粒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pET32a-sumo/NaHPI1,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收集菌体超声破碎后,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融合蛋白,并在层析柱上进一步用小泛素蛋白样修饰物(SUMO)蛋白酶切割融合伴侣,收集透析液获得rNaHPI1.体外检测rNaHPI1对凝血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结果 通过全长转录组测序获得了编码NaHPI1的全长mRNA,预测其完整编码框编码包括16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和8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成熟肽.NaHPI1为Kunitz型结构多肽,并在其最后1个半胱氨酸残基之后的羧基端具有RGD序列.利用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并分离纯化获得了 rNaHPI1蛋白.10、20和40 μg/mL的rNaHPI1蛋白对ADP(20μmol/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分别为(17.35±2.77)%、(23.33±2.31)%、(30.94±2.03)%,对凝血酶(1 U/m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分别为(12.85±1.55)%、(20.28±1.17)%、(27.30±2.11)%.rNaHPI 1蛋白对凝血酶及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本研究分离并鉴定了美洲钩虫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NaHPI1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其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在钩虫吸血时发挥抗凝血作用.
文献关键词:
美洲钩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NaHPI1;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作者姓名:
雷蕾;梁泉燕;钟芳芳;崔咏诗;卢晓湧;邓莉;彭礼飞;邵正
作者机构:
广东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广东湛江524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雷蕾;梁泉燕;钟芳芳;崔咏诗;卢晓湧;邓莉;彭礼飞;邵正-.美洲钩虫抗血小板聚集多肽NaHPI1的分离与活性鉴定)[J].热带医学杂志,2022(05):601-605
A类:
NaHPI1,重组制备,rNaHPI1,sumo,rNaHPI
B类:
美洲钩虫,抗血小板聚集,多肽,活性鉴定,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Kunitz,血小板抑制剂,成虫,全长转录组测序,cDNA,氨基酸序列,序列同源性,信号肽,大肠埃希菌,密码子,偏爱,编码基因,基因序列,质粒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2a,转入,BL21,DE3,IPTG,诱导表达,菌体,超声破碎,NTA,亲和层析,层析纯化,融合蛋白,层析柱,泛素,饰物,SUMO,伴侣,透析液,体外检测,凝血酶,二磷酸腺苷,ADP,整编,氨基酸组成,氨基酸残基,基组,羧基端,表达系统,分离纯化,抑制率,剂量依赖,依赖关系,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聚集活性,吸血,抗凝血
AB值:
0.2867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