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树突状细胞来源外泌体通过NF-κB通路影响内皮细胞致促炎因子的变化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来源于树突状细胞(DCs)的外泌体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炎症因子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从C57BL/6J小鼠中分离获得骨髓树突状细胞(BMDCs)并培养,采用超速离心法分别从BMDCs及经脂多糖(LPS)诱导成熟的BMDCs培养基中分离获得外泌体、并经电镜扫描及免疫印迹法(WB)验证;构建CD63-GFP慢病毒载体并转染BMDCs细胞,Transwell共培养BMDCs细胞与HUVEC、并用外泌体处理细胞;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浓度,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试p100和p105的磷酸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试TNF-α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UVEC摄取外泌体的情况.结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HUVEC能摄取BMDCs来源的外泌体;通过LPS诱导的成熟和未成熟的BMDCs外泌体中的IL和TNF水平无统计学差异;BMDCs与HUVEC共同培养的培养基中IL-6和TNF-α的浓度和p100和p105的磷酸化水平比单纯培养HUVEC培养基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但BMDCs外泌体被外泌体抑制剂GW4869抑制后,TNF-α和IL-6含量及p100和p105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P<0.01);共培养联合NF-κB抑制剂BAY11-7082组中的TNF-α和IL-6含量及p100和p105磷酸化水平比单纯HUVEC与BMDCs共培养组明显下降(P<0.001).结论 BMDCs来源的外泌体能够被HUVEC摄取,并促进HUVEC炎症因子TNF-α和IL-6升高,其机制可能与BMDCs来源的外泌体影响NF-κB信号通路中p100以及p105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文献关键词:
骨髓树突状细胞;外泌体;NF-κB通路;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因子
作者姓名:
何洋;安天志;李成;周石;谢坪;段庆红
作者机构:
贵州医科大学 影像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4;四川省人民医院 介入科,四川 成都 610000
引用格式:
[1]何洋;安天志;李成;周石;谢坪;段庆红-.树突状细胞来源外泌体通过NF-κB通路影响内皮细胞致促炎因子的变化)[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06):654-660
A类:
骨髓树突状细胞,p100
B类:
外泌体,促炎因子,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C57BL,6J,BMDCs,超速离心法,脂多糖,LPS,电镜扫描,免疫印迹法,WB,CD63,GFP,慢病毒载体,转染,Transwell,共培养,白介素,蛋白质印迹法,blot,p105,磷酸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荧光技术,摄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未成熟,统计学差异,纯培养,GW4869,BAY11
AB值:
0.1729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