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致糖尿病风险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致糖尿病的风险。方法:收集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2004年第1季度至2021年第2季度收录的度伐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和阿替利珠单抗致糖尿病[包括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1型糖尿病(T1DM)、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不良事件(AE)报告,采用比例报告比值比( PRR)法评价4种药物与FT1DM、T1DM、DKA间的相关性。AE报告数≥3、 PRR≥2且 χ2≥4的AE被判定为与药物有统计学相关性, PRR越大,AE与药物的相关性越强,风险信号越强。 结果:收集到的度伐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和阿替利珠单抗相关糖尿病AE报告分别为53、386、957和72例,共1 468例。度伐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和阿替利珠单抗与FT1DM相关性的 PRR分别为21.97( χ2=40.71)、71.50( χ2=3 531.21)、294.30( χ2=43 915.75)和33.58( χ2=279.70);与T1DM相关性的 PRR分别为12.12( χ2=162.08)、21.04( χ2=3 391.17)、20.99( χ2=5 816.11)和9.71( χ2=224.81);与DKA相关性的 PRR分别为6.93( χ2=161.26)、4.78( χ2=426.52)、6.82( χ2=1 797.15)和3.04( χ2=41.84)。4种药物与目标AE均有统计学相关性,致目标AE的风险信号强度均为FT1DM>T1DM>DKA;致FT1DM的风险信号强度为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致T1DM的风险信号强度为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度伐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致DKA的风险信号强度为度伐利尤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 结论:度伐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和阿替利珠单抗均可导致糖尿病,以致FT1DM的风险信号最强,T1DM次之,DKA较弱。
文献关键词:
抗肿瘤药,免疫学;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
作者姓名:
彭净;吴明丽;任晓蕾;姜开杰;李兰芳;刘振;魏田田;孟路华;王美霞;班博
作者机构: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学部,济宁 272029;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大数据中心,济宁 272029;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济宁 272029
引用格式:
[1]彭净;吴明丽;任晓蕾;姜开杰;李兰芳;刘振;魏田田;孟路华;王美霞;班博-.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致糖尿病风险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22(03):123-129
A类:
B类:
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系统数据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集美,度伐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暴发性,FT1DM,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AE,报告比值比,PRR,被判,风险信号,信号强度,抗肿瘤药,免疫学,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
AB值:
0.1450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