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蛋白质组学探讨加减血癥汤对浸润型胃癌的作用
文献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蛋白质组学方法探讨加减血癥汤治疗浸润型胃癌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检索加减血癥汤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联用(HPLC-MS/MS)法测定浸润型胃癌的靶点,加减血癥汤预测的靶基因与浸润型胃癌的靶点蛋白质数据进行维恩分析,获取作用靶基因,通过STRING获得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方剂-药物-化合物-基因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加减血癥汤中69个有效成分,215个药物靶点;660个在浸润型胃癌过表达蛋白质,10个药物靶点和基因靶点的共有靶点。PPI网络包括10个蛋白节点,其中3个核心节点为CASP3、BCL2L1和STAT1。KEGG富集到11条通路,包含PI3K-Akt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癌症中蛋白聚糖、细胞凋亡、Jak-STAT信号通路等。结论:加减血癥汤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和Jak-STAT信号通路介导凋亡发挥抑制作用。本研究为加减血癥汤治疗浸润型胃癌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浸润型胃癌;加减血癥汤;有效成分;网络药理学;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章立华;卓慧钦;侯静静;章惠萍;周阳;蔡建春
作者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厦门 361004;厦门大学医学院胃肠肿瘤研究所,厦门 361004;厦门市胃肠肿瘤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004;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州 51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章立华;卓慧钦;侯静静;章惠萍;周阳;蔡建春-.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蛋白质组学探讨加减血癥汤对浸润型胃癌的作用)[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2(10):1150-1156
A类:
加减血癥汤,浸润型胃癌
B类:
网络药理学,蛋白质组学,潜在作用,TCMSP,有效成分,作用靶点,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HPLC,靶基因,靶点蛋白,质数,STRING,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Cytoscape,软件构建,方剂,DAVID,对靶,通路富集分析,药物靶点,过表达,基因靶点,核心节点,CASP3,BCL2L1,STAT1,PI3K,Akt,p53,蛋白聚糖,Jak,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AB值:
0.2037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