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柏-土茯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柏-土茯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药物性质和口服生物利用度,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收集两味药的化合物和有效靶点进行分析,采用Cytoscape 3.9.0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结构;从GeneCards中获得慢性前列腺炎相关基因的靶点,结合黄柏-土茯苓有效成分对上述靶点进行韦恩分析,并筛选出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在DAVID数据库中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获得活性化合物36个,药物靶点218个,疾病靶点2204个,交集靶点157个.获得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6、IL-10、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2,CCL2)、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CXCL)2、CXC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等48个关键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结论:初步分析了黄柏-土茯苓的药理网络,揭示了两味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潜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文献关键词:
黄柏;土茯苓;慢性前列腺炎;网络药理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维清;梅开;杨庞;汪坚;舒靖
作者机构:
南昌市第一医院,江西 南昌,330008;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 九江,332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维清;梅开;杨庞;汪坚;舒靖-.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柏-土茯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机制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22(26):5-10
A类:
B类:
网络药理学,黄柏,土茯苓,慢性前列腺炎,药物性,口服生物利用度,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两味,有效靶点,Cytoscape,靶点网络,GeneCards,有效成分,交集靶点,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DAVID,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组数据,通路富集分析,活性化合物,药物靶点,Interleukin,基序,趋化因子配体,Motif,Chemokine,Ligand,CCL2,CXCL10,Tumor,Necrosis,Factor,关键靶点,核转录因子,Nuclear,Transcription,初步分析,中药治疗,潜在靶点
AB值:
0.30276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