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人参-黄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人参-黄芪治疗缺血型心肌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人参、黄芪的有效成分和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从STRING平台生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化学成分-靶点网络包含42个化合物和718个相应靶点,100个药物交集靶点,药物活性成分主要为槲皮素、山柰酚、7-O-甲基-异微凸剑叶莎醇、芒柄花素、异鼠李素等.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关键靶点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CASP3)、IL-1β、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GO分析主要为对无机物的反应、细胞成分运动的正调控、膜伐、质膜蛋白复合物、蛋白质结构域特异性结合、蛋白质同二聚化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癌症途径、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乙型肝炎、化学致癌-受体激活、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化学致癌-活性氧的主要作用.结论:人参-黄芪中的活性成分主要通过AKT1、IL-6、TNF、CASP3、IL-1β、TP53、VEGFA等靶点来调节炎症细胞因子、抗炎、抗氧化,从而达到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目的.
文献关键词:
人参-黄芪;网络药理学;缺血性心肌病;作用机制;靶点
作者姓名:
化振鑫;蒋海洋;吴文胜
作者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110847;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11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化振鑫;蒋海洋;吴文胜-.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人参-黄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作用机制)[J].中医临床研究,2022(32):61-66
A类:
缺血型心肌病
B类:
网络药理学,黄芪,缺血性心肌病,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有效成分,Cytoscape,软件构建,关键靶点,STRING,台生,成蛋白,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Metascape,基因本体论,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靶点网络,个化,交集靶点,药物活性成分,槲皮素,山柰酚,剑叶,芒柄花素,异鼠李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Serine,Threonine,Kinase,AKT1,Interleukin,Tumor,Necrosis,Factor,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CASP3,p53,Protein,T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VEGFA,无机物,细胞成分,分运,正调控,质膜,膜蛋白,复合物,蛋白质结构域,特异性结合,二聚化,动脉粥样硬化,乙型肝炎,致癌,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炎症细胞因子
AB值:
0.3387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