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毒理学软件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的大黄素型蒽醌基因突变风险评价
文献摘要:
目的使用毒理学软件和细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评价大黄素型蒽醌类化合物的致突变风险,分析不同取代基及所在位置对大黄素型蒽醌致突变风险的影响.方法 使用Toxtree、Derek Nexus和Sarah Nexus毒性预测软件对大黄素、羟基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1-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的致突变风险进行预测,并使用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TA1535和TA1537及大肠杆菌WP2uvrA开展基于6孔板的Ames试验,评价10种大黄素型蒽醌的致突变性.结果 基于蒽醌母核结构,Toxtree、Derek Nexus和Sarah Nexus毒性预测软件提示所有大黄素型蒽醌均存在致突变风险.在非S9代谢活化状态下,芦荟大黄素导致TA98和WP2 uvrAAmes菌落数增加,大黄酚、大黄酸导致WP2uvrAAmes菌落数增加.在大鼠肝S9代谢活化状态下,大黄素和大黄酸导致TA98和TA1537Ames菌落数增加,羟基大黄素导致TA97、TA98、TA1537和WP2uvrAAmes菌落数增加,芦荟大黄素导致TA98、TA1537和WP2uvrAAmes菌落数增加,大黄素甲醚导致TA1537 Ames菌落数增加,大黄酚导致TA1537和WP2 uvrA回复菌落突变数增加,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可引起TA1537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结论 大黄素型蒽醌类化合物在大黄素母核的基础引入羟基后其诱变能力显著升高,较大葡萄糖苷基团的引入反而使受试物诱变能力降低.
文献关键词:
大黄素型蒽醌;致突变性;构效分析;毒性预测;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大黄素;羟基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8-O-β-D-葡萄糖昔;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昔;大黄素-1-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亚楠;王雪;汪祺;文海若
作者机构: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 1000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亚楠;王雪;汪祺;文海若-.基于毒理学软件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的大黄素型蒽醌基因突变风险评价)[J].药物评价研究,2022(07):1240-1247
A类:
大黄素型蒽醌,Derek,羟基大黄素,WP2uvrA,uvrAAmes,WP2uvrAAmes,TA1537Ames,uvrA
B类:
毒理学,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基因突变,突变风,用毒,试验评价,蒽醌类化合物,取代基,所在位置,Toxtree,Nexus,Sarah,毒性预测,预测软件,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酸,糖苷,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TA1535,大肠杆菌,孔板,致突变性,母核,S9,代谢活化,菌落数,变数,诱变,基团,构效分析
AB值:
0.1378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