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感染性并发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感染性并发症[感染性胰腺坏死(IPN)和胰腺外感染(EPI)]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预后的影响,评估SAP患者不同感染并发症类型的感染时间、感染部位及感染菌种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66例合并感染性并发症的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感染类型的不同,将SAP患者分为IPN组(
n=7)、EPI组(
n=14)和共同感染(EPI+IPN)组(
n=45)。计量资料通过Shapiro-Wilk检验评估研究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
M(
Q1,
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多组比较采用Bonferroni修正法(
P值显著性水平降至0.017)。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虽然3组患者入院时基线数据(性别、年龄、病因、改良CTSI评分、胰腺坏死程度和器官衰竭人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EPI组患者的转诊时间早于其他两组(
P<0.05)。在临床诊疗中,与EPI组患者相比,IPN组和共同感染组患者需多次微创干预(
P<0.05),且共同感染组中需联合营养支持人数、ICU住院时长和总住院时长均高于其他两组(
P<0.05)。此外,本研究共培养出360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多见,SAP患者起病早期更易出现EPI,疾病早期(≤14 d)EPI以菌血症、呼吸道感染多见,晚期(>14 d)EPI以菌血症、泌尿系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多见。
结论:在SAP患者中,EPI和IPN共同感染的患者在手术干预、营养支持和住院时长等方面高于单独感染。对怀疑感染的SAP患者宜优先考虑EPI,SAP患者的常见感染菌株仍以革兰阴性菌居多,临床医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文献关键词: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多器官功能衰竭;菌血症;感染;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卢炯地;丁乙轩;郑智;曲元旭;梅文通;郭玉霖;曹锋;李非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急性胰腺炎诊疗中心,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北京 10005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卢炯地;丁乙轩;郑智;曲元旭;梅文通;郭玉霖;曹锋;李非-.感染性并发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J].国际外科学杂志,2022(10):699-707,C5
A类:
EPI+IPN
B类:
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影响,感染性胰腺坏死,外感,SAP,感染并发症,感染部位,菌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合并感染,感染类型,共同感染,Shapiro,Wilk,检验评估,评估研究,研究数据,正态分布,均数,偏态分布,中位数,四分,Q1,Q3,秩和检验,Bonferroni,正法,平降,Fisher,概率法,入院时,基线数据,CTSI,器官衰竭,面差,转诊时间,早于,临床诊疗,微创,合营,营养支持,ICU,住院时长,共培养,革兰阴性菌,起病,菌血症,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手术干预,独感,怀疑,先考,感染菌株,仍以,临床医师,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急性坏死性,多器官功能衰竭
AB值:
0.3275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