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胃癌术后腹腔淀粉酶、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预测临床相关胰瘘发生的准确性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评估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腹腔淀粉酶、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与临床相关胰瘘的关系,探讨其是否可作为胰瘘发生的早期预测指标及其准确性,为术后早期胰瘘的鉴别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寿光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诊断为胃癌并接受胃切除术的3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90例,女性182例,年龄28~83岁,平均年龄(63.5±10.6)岁。对胃癌术后第1天腹腔淀粉酶、第3天血清CRP和降钙素原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采用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计算最佳临界值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度。对影响胃癌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胃癌术后临床相关胰瘘发病率5.37%(20/372),包括B级胰瘘18例,C级胰瘘2例。胃癌术后预测临床相关胰瘘发生术后第1天淀粉酶临界值为2036 U/L,血清CRP临界值为18 mg/dL,降钙素原临界值为0.85 μg/L。单因素分析发现体重指数、胃癌术后第1天腹腔淀粉酶、术后第3天血清CRP及降钙素原均是胃癌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体重指数>25 kg/m 2、术后第1天腹腔淀粉酶>2036 U/L和术后第3天血清CRP>18 mg/dL是预测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胃癌术后第1天腹腔淀粉酶和第3天血清CRP联合预测临床相关胰瘘发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7.6%和90.4%。 结论:胃癌根治术后第1天腹腔淀粉酶和第3天CRP联合预测临床相关胰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胃癌术后第3天的降钙素原预测临床相关胰瘘的准确度有限,不推荐其作为胃癌术后胰瘘的早期预测指标。
文献关键词:
胃肿瘤;淀粉酶类;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胰瘘;并发症
作者姓名:
田庆;冯勇;刘世江;刘汇明;刘凯;胡晓林
作者机构:
寿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潍坊 2627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田庆;冯勇;刘世江;刘汇明;刘凯;胡晓林-.胃癌术后腹腔淀粉酶、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预测临床相关胰瘘发生的准确性分析)[J].国际外科学杂志,2022(05):333-337,C2
A类:
淀粉酶类
B类:
胃癌术后,后腹腔,降钙素原,临床相,准确性分析,胃癌根治术后,术后早期,早期预测,预测指标,寿光市,胃切除术,中男,平均年龄,受试者工作特征,截断值,最佳临界值,阴性预测值,术后胰瘘,多因素分析,dL,体重指数,m ,联合预测,胃肿瘤
AB值:
0.12565
相似文献
年龄调整的Charlson合并症指数影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王祖凯;林建贤;许燕常;赵刚;蔡丽生;李国新;徐泽宽;燕速;吴祖光;薛芳沁;孙益红;许东波;张文斌;余佩武;万进;胡建昆;苏向前;季加孚;李子禹;尤俊;李勇;樊林;谢建伟;李平;郑朝辉;黄昌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福州 350001;莆田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莆田 3511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上海 20002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普通外科,漳州 363099;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广州 510515;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南京 210029;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西宁 810012;梅州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梅州 514031;福建省立医院胃肠外科,福州 35000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上海 200032;龙岩市第一医院普通外科,龙岩 364099;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乌鲁木齐 830054;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重庆 400038;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广州 510515;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成都 610041;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北京 100142;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厦门 361003;广东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广州 510080;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西安 71006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