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人体下肢长骨负重关节软骨下松质骨显微硬度分布特征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人体下肢长骨负重关节软骨下松质骨显微硬度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3具年龄大于40岁的新鲜冰冻尸体标本,取出所有标本的右侧股骨和胫骨,分别于股骨头、股骨内髁、股骨外髁、胫骨内髁、胫骨外髁、胫骨远端距负重区关节软骨面1 cm处,垂直于下肢机械轴切下3 mm厚松质骨样本。使用维氏显微硬度测量系统测量骨组织显微硬度。比较不同标本、股骨与胫骨以及不同解剖部位软骨下松质骨的显微硬度差异,分析3具标本不同解剖部位软骨下松质骨显微硬度分布规律。结果:共制成18个标本,行180次显微硬度测量。3具标本的下肢长骨负重关节软骨下松质骨的总体显微硬度值为20.3~47.3(36.0±5.7)HV,3具标本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2.40, P=0.094)。股骨软骨下松质骨显微硬度小于胫骨,分别为(32.5±4.9)HV、(39.4±4.3)H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02, P<0.001)。股骨头软骨下松质骨显微硬度为(32.9±4.6)HV,股骨内髁(35.1±3.9)HV、股骨外髁(29.7±4.7)HV、胫骨内髁(40.8±4.0)HV、胫骨外髁(36.8±4.2)HV、胫骨远端(40.7±3.6)H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3.28, P<0.001),其中股骨外髁显微硬度最低,胫骨内髁显微硬度最高,内髁均高于外髁。3具标本不同解剖部位软骨下骨的显微硬度分布规律相似。 结论:人体下肢长骨负重关节软骨下松质骨的显微硬度存在较大差异,胫骨软骨下松质骨显微硬度高于股骨,膝关节内侧间室硬度大于外侧间室。
文献关键词:
软骨,关节;软骨下骨;生物力学;显微硬度;下肢长骨;压痕技术
作者姓名:
王建朝;张晓娟;殷兵;李升;刘国彬;陈伟;张英泽
作者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 河北省骨科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石家庄 050051
引用格式:
[1]王建朝;张晓娟;殷兵;李升;刘国彬;陈伟;张英泽-.人体下肢长骨负重关节软骨下松质骨显微硬度分布特征的研究)[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22(02):65-69
A类:
B类:
下肢长骨,关节软骨,松质骨,硬度分布,冰冻,尸体,右侧股骨,股骨头,股骨内髁,骨外,胫骨远端,负重区,垂直于,机械轴,切下,骨样,维氏显微硬度,测量系统,系统测量,骨组织,解剖部位,硬度值,HV,软骨下骨,胫骨软骨,膝关节内侧间室,生物力学,压痕技术
AB值:
0.169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