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早产儿早期凝血功能与其胎龄的关系探讨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早产儿早期凝血功能与其胎龄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郑州大桥医院收治的6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早产儿胎龄分为早期组(胎龄27~31周+6天)19例、中期组(胎龄32~33周)18例和晚期组(胎龄34~36周)25例,均在新生儿出生后2 h内进行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比较三组早产儿凝血功能水平,分析早产儿凝血功能与胎龄的相关性.结果 晚期组胎龄、出生体质量较早期组和中期组高,中期组胎龄、出生体质量较早期组高(P<0.05).晚期组PT、APTT水平较早期组和中期组低,FIB水平较早期组和中期组高.中期组PT、APTT水平较早期组低,FIB水平较早期组高(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FIB水平与早产儿胎龄呈正相关,PT、APTT水平与早产儿胎龄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不同胎龄早产儿凝血功能水平呈现明显差异性,胎龄短的早产儿更容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临床应积极检测早产儿的凝血功能指标,必要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文献关键词:
早产儿;凝血功能;胎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伟;宫红梅;刘晓娟
作者机构:
郑州大桥医院新生儿科,郑州 4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伟;宫红梅;刘晓娟-.早产儿早期凝血功能与其胎龄的关系探讨)[J].临床医学,2022(12):43-45
A类:
B类:
早产儿,关系探讨,大桥,+6,新生儿,出生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出生体质量,不同胎龄,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指标,性治疗,治疗措施
AB值:
0.1459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