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由性命相分观孟子性体之成
文献摘要:
先秦时期,"性"之含义与"生"之本义相关,并在"生"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主要体现在将道德与人性相联系."命"之含义则主要指上天的命令,表现为外在于人的强制.孟子意识到,上天虽赋予了人道德,但道德的完成要依靠人自身,从而提出了极富意义的命题——"性命相分".在"性命相分"的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探讨了人的本质以及德行的动力因.人之本性继承了天之大德,因而人性本善,人能自觉地进行道德实践,因而先天拥有四端之心."性善论"与"四端之心"的提出标志着孟子性体之说的完成.
文献关键词:
性命相分;性本善;四端之心;性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高地勇
作者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 哲学学院,四川 成都61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地勇-.由性命相分观孟子性体之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11):97-104
A类:
性命相分
B类:
孟子,先秦时期,之本义,不断丰富,相联,上天,命令,人道,极富,人的本质,德行,动力因,大德,人性本善,行道,道德实践,四端之心,性善论,之说
AB值:
0.2843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