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荀子"涂之人可以为禹"思想及现实关照评析
文献摘要:
荀子从人性分析出发,认为人性质朴,后天修养可以改变人性,即"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认为"涂之人"成为"禹"的关键是个人主动作为,博学修德,去陋至僩,积善为德并身体力行,尊崇礼制、隆礼近师以渐染成人.荀子的人格塑造过程是从现实的人出发,即基于"日用人伦"以增进道德的社会认同,将道德主体的责任自觉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发挥礼制礼义的教化作用,以最终实现"涂之人"成为"禹"的价值目标.这对于我国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培养时代新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文献关键词:
涂之人;禹;人性质朴;积渐致理;明德向善;时代新人
作者姓名:
张传恩
作者机构: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思政教研部,安徽 芜湖241002;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210098
引用格式:
[1]张传恩-.荀子"涂之人可以为禹"思想及现实关照评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39-42
A类:
人性质朴,渐染,积渐致理,明德向善
B类:
荀子,涂之人,现实关照,评析,后天,主动作为,博学,修德,积善,善为,身体力行,尊崇,崇礼,礼制,染成,人格塑造,现实的人,日用,人伦,社会认同,道德主体,放在首位,礼义,教化,价值目标,公民道德建设,建设工程,时代新人
AB值:
0.3493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