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双反牵引在Pilon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双反牵引在Pilon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严重Pilon骨折患者29例,包括男性25例,女性4例;年龄20~54岁,平均38.4岁.骨折按AO/OTA分型均为43C3.入院后给予牵引,二期行内固定手术.所有患者分2组,跟骨牵引组(15例)行跟骨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8.双反牵引组(14例)行双反牵引,牵引过程中给予调节牵引长度及角度.比较2组Pilon骨折的牵引后消肿时间以及跟骨牵引后24 h、3 d、7 d的VAS评分,牵引后即刻和牵引7天后骨折断端重叠程度及内外侧成角程度改善情况.结果 牵引后至软组织消肿时间:跟骨牵引组11.20±2.426 d,双反牵引组9.07±2.303 d.牵引后24 h、3 d、7 d的VAS评分:跟骨牵引组分别为6.00±1.069、3.40±0.986、2.80±0.676,双反牵引组分别为4.36±1.008、2.71±0.611、1.57±0.756,双反牵引组明显优于跟骨牵引组,且随着牵引的时间延长效果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后即刻跟骨牵引组骨折断端重叠长度为1.94±0.415 cm,双反牵引组为1.84±0.401 cm;牵引7天后跟骨牵引组重叠长度为1.54±0.35 cm,双反牵引组为1.25±0.308 cm.牵引后即刻跟骨牵引组骨折断端成角角度为19.80±6.753°,双反牵引组为18.57±5.388°;牵引7天后跟骨牵引组成角角度为15.13±4.155°,双反牵引组为10.64±3.478°.两种方法改善Pilon骨折后断端重叠长度和成角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ilon骨折围手术期采用骨牵引作为临时固定,稳定可调的双反牵引能加快患肢消肿,减轻疼痛,改善患肢力线长度,为简化手术做准备.
文献关键词:
Pilon骨折;跟骨牵引;双反牵引;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孔德海;冯德香;赵永杰;关国锋;尹刚
作者机构: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足踝外科,山东滨州256600;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肿瘤科,山东滨州2566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孔德海;冯德香;赵永杰;关国锋;尹刚-.双反牵引在Pilon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22(03):245-249
A类:
43C3
B类:
双反牵引,Pilon,骨折围手术期,骨折患者,AO,OTA,二期,内固定手术,跟骨牵引,牵引重量,引过,消肿,VAS,即刻,折断,成角,软组织,引作,临时固定,力线,线长,做准
AB值:
0.1468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