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CT数据的数字六轴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基于CT数据的数字六轴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应用自主研发的基于CT数据的数字六轴外固定架治疗的43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36.0±9.4)岁(范围:25~50岁)。AO分型42A型 15例,42B型 11例,42C型17例。其中开放性骨折7例,Gustilo分型: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1例。将2个或3个平面环与六根连接杆连接组装成完整的六轴外固定架,通过固定针将远近段骨折块分别与平面环连接固定,术后根据 CT数据,利用配套软件计算出6根连接杆需要调节的长度,然后逐一调节连接杆长度,即完成骨折的复位。通过测量术后X线片,评估六轴外固定架的复位精度;收集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记录外固定架拆除时间,末次随访时根据Johner-Wruhs评分评价患肢功能。结果:术后即刻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复位,侧方移位[
M(IQR)]2.3(2.5)mm(范围:0.3~7.3 mm),前后移位2.1(2.4)mm(范围:0.3~5.7 mm),前后成角2.5(2.4)°(范围:0~5°),内外成角2.1(1.5)°(范围:0~4°),外观未发现明显的内外旋畸形。术后第2天,所有患者均可扶双侧拐杖部分负重行走,膝关节和踝关节活动度均正常。术后1个月,患者可完全负重行走,骨折处无疼痛不适,部分患者针孔处疼痛,均可忍受。43例患者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随访时间(33.3±7.3)周(范围:24~42周)。待骨折愈合后,拆除外固定架,拆除时间为术后20(3)周(范围:18~25周)。截至末次随访,患者均未发生二次骨折,患肢Johner-Wruhs评分为优39例,良4例。
结论:基于CT数据的数字六轴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复位精确、固定牢靠、操作简单、骨折愈合快、创伤小等优点,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一种微创方法,尤其适合开放伤等皮肤软组织条件不好的患者。
文献关键词:
骨折;胫骨;腓骨;数字六轴外固定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贾斌;费晨;任敬;王敏;贺金龙;许兆辰;路玉峰;齐亮;廖永华;乔锋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西安 71005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贾斌;费晨;任敬;王敏;贺金龙;许兆辰;路玉峰;齐亮;廖永华;乔锋-.基于CT数据的数字六轴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22(06):552-557
A类:
数字六轴外固定架,42A,42B,42C
B类:
胫腓骨骨折,临床效果研究,西安交通大学,院中,中西医结合,骨科,骨折患者,AO,开放性骨折,Gustilo,六根,连接杆,连接组,装成,远近,骨折块,配套软件,软件计算,成骨,复位,测量术,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拆除,Johner,Wruhs,患肢功能,即刻,侧方移位,IQR,后移,成角,拐杖,负重行走,膝关节,踝关节活动度,针孔,可忍受,随访时间,骨折愈合,除外,牢靠,早期下床活动,微创,皮肤软组织,胫骨
AB值:
0.2448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