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方式运动对去负荷大鼠比目鱼肌收缩性能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有氧与抗阻运动对去负荷性肌萎缩大鼠比目鱼肌收缩特性及蛋白MuRF1,PGC-1α和FNDC5表达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恢复组(CT)、有氧运动组(A)、抗阻运动组(R)和对照组(C),每组6只.对照组不作任何实验处理,其余3组先进行2周尾部悬吊,而后恢复组安静恢复,有氧组与抗阻组进行2周运动干预.运动方案:有氧组大鼠采用65%最大摄氧量(VO2max)对应的跑台速度,60 min/d,5日/周;抗阻组大鼠负重65%最大有意负重(MVCC)爬梯,3次为一组,共5组,每次休息1 min,每组间歇2 min,5日/周.最后一次运动后禁食24 h,取比目鱼肌观察组织学变化、测试收缩性能并检测MuRF1,PGC-1α和FNDC5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恢复组大鼠体重、比目鱼肌湿重、肌纤维平均横截面积与肌收缩性能都明显降低(P<0.01),PGC-1α/FNDC5表达明显降低(P<0.01)和MuRF1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恢复组相比,有氧组和抗阻组大鼠体重、比目鱼肌湿重、肌纤维平均横截面积与肌收缩性能都明显升高(P<0.01),PGC-1α/FNDC5表达明显升高(P<0.01)和MuRF1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有氧组相比,抗阻组大鼠比目鱼肌PGC-1α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MuRF1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有氧和抗阻运动可明显提高肌收缩性能,上调PGC-1α/FNDC5的表达,抑制MuRF1蛋白表达,表明有氧与抗阻运动改善去负荷性肌萎缩的分子机制可能与PGC-1α 和MuRF1蛋白相关.
文献关键词:
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去负荷;大鼠;比目鱼肌;收缩性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胡世亮;杨文超;左鲁玉;蒋强;张树玲;孙君志
作者机构: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00;吉利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世亮;杨文超;左鲁玉;蒋强;张树玲;孙君志-.不同方式运动对去负荷大鼠比目鱼肌收缩性能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22(04):356-361
A类:
去负荷,MVCC
B类:
不同方式,比目鱼肌,肌收缩,收缩性能,抗阻运动,肌萎缩,收缩特性,MuRF1,PGC,FNDC5,分子生物学机制,Wistar,有氧运动,不作,实验处理,尾部悬吊,安静,运动干预,运动方案,最大摄氧量,VO2max,跑台,负重,爬梯,休息,禁食,湿重,肌纤维,横截面积,白相
AB值:
0.19118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