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铝灰基网格结构陶瓷的烧结过程及机理研究
文献摘要:
以二次铝灰为原料,采用3D打印/直接凝固铸造(3D/DC)复合成型技术制备了铝灰基网格结构的氧化铝陶瓷.利用SEM、XRD、XPS、CT等手段研究了铝灰基网格结构陶瓷的烧结机理、微观形貌、烧结相以及内部结构.结果表明:随烧结温度从1250℃提高到1450℃,MgAl2O4、NaAl11O17衍射峰强度不断降低;网格结构陶瓷最佳烧结参数为1450℃保温4 h;烧结过程中,网格结构陶瓷Si-O-Si键中的Si被Al取代,形成Si-O-Al键,生成的固溶相推动了氧化铝颗粒重排与黏性流动,增加了烧结体的密度和收缩率;高岭土含量从0 wt.%增加到15 wt.%,陶瓷最大负载从1.8 kN上升到12.2 kN,高岭土含量达到20 wt.%时,陶瓷失效模式由泡沫陶瓷的分段失效转变为脆性断裂;随高岭土含量从0 wt.%增加到20 wt.%,陶瓷内部形状不一的裂纹逐渐消失,存留较大的圆形孔洞.
文献关键词:
铝灰;陶瓷;烧结过程;烧结机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喻亮;刘远;刘国庆;姜艳丽
作者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喻亮;刘远;刘国庆;姜艳丽-.铝灰基网格结构陶瓷的烧结过程及机理研究)[J].陶瓷学报,2022(04):659-666
A类:
B类:
网格结构,结构陶瓷,烧结过程,二次铝灰,凝固,铸造,DC,复合成型,成型技术,氧化铝陶瓷,XPS,烧结机理,微观形貌,烧结温度,MgAl2O4,NaAl11O17,衍射峰强度,Si,固溶,氧化铝颗粒,粒重,重排,黏性流动,结体,收缩率,高岭土,wt,大负载,kN,失效模式,泡沫陶瓷,脆性断裂,存留,圆形孔洞
AB值:
0.3440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