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桐柏造山带两侧剪切带构造关系讨论及地质意义
文献摘要:
桐柏造山带南北两侧的殷店—马垅剪切带和鸿仪河—桐柏剪切带是分割核部杂岩和高压变质岩石单元的两条重要界限带,通过对其详细的野外观察、显微构造分析、石英C轴组构EBSD(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分析,发现这两条剪切带有统一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剪切运动学特征具有对称性,反映了二者可能是同一条剪切带,拥有近EW向伸展的运动特征.一体化的剪切带是一条覆盖于桐柏杂岩之上的拆离剪切带,总体表现为上盘NWW向运动,下部发育大量枢纽近EW向的鞘褶皱和压缩型应变的L型构造岩(L tectonites),剪切带内部则以压扁型应变为主发育大量的S-L构造岩(即糜棱岩系列岩石).现今桐柏造山带内大量近EW向的线性构造可能源自于平行造山带伸展的构造活动.这种上盘NWW方向剪切拆离的地质特征在大别造山带广泛发育,反映了中国中东部的秦岭—桐柏—大别—苏鲁造山带在早白垩世可能发生过中—下地壳近EW向伸展的构造演化.
文献关键词:
桐柏造山带;拆离剪切带;EBSD;平行造山带伸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欢;霍海东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江苏南京 2100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欢;霍海东-.桐柏造山带两侧剪切带构造关系讨论及地质意义)[J].华东地质,2022(04):514-526
A类:
桐柏造山带,Backscattered,拆离剪切带,tectonites,平行造山带伸展
B类:
剪切带构造,构造关系,地质意义,变质岩,野外观察,显微构造,构造分析,石英,组构,EBSD,Electron,Diffraction,几何学,运动学特征,EW,运动特征,上盘,NWW,褶皱,构造岩,压扁,糜棱岩,线性构造,构造活动,地质特征,大别造山带,中东部,秦岭,苏鲁造山带,早白垩世,下地壳,构造演化
AB值:
0.2547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