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闻语篇中隐喻的建构作用研究——美媒"美国退出TPP"报道的批评隐喻分析
文献摘要:
20世纪80年代末,在建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影响下,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开始出现语言转向.作为一种强大的话语策略,隐喻在政治新闻话语中的建构作用也逐渐引起学界的重视.本文以Charteris-Black(2004)的批评隐喻分析理论为框架,分析了美国主流媒体在"美国退出TPP"报道中以"TPP"和"美国退出TPP"为目标域的隐喻,揭示了其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和偏见,并分析了它们对社会认知的建构作用.研究显示,美国退出TPP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美媒运用隐喻,大肆炒作该事件对中国的有利影响,屏蔽了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并宣扬中国威胁论.通过运用这些隐喻,美媒试图引导和劝说读者建构出特定的关于该事件的心理模型,并通过这些隐喻的反复使用,使读者的心理模型不断得到加强和固化,从而促成社会语境模型的建构,实现影响大众观点、建构政治现实的目的.鉴于此,国内媒体应该有效运用媒体资源,主导议程设置,在国际社会上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
文献关键词:
政治新闻话语;批评隐喻分析;建构主义;美国主流媒体;美国退出TPP
作者姓名:
汪徽;辛斌;程儒雅
作者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国别与区域文化研究院,210044;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10097;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10094
引用格式:
[1]汪徽;辛斌;程儒雅-.新闻语篇中隐喻的建构作用研究——美媒"美国退出TPP"报道的批评隐喻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2(06):68-90
A类:
政治新闻话语,Charteris
B类:
新闻语篇,中隐,TPP,批评隐喻分析,建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国际政治,国际关系,语言转向,话语策略,Black,美国主流媒体,目标域,形态意义,偏见,社会认知,大肆,炒作,该事,有利影响,屏蔽,宣扬,扬中,中国威胁论,劝说,心理模型,社会语境,语境模型,大众观点,有效运用,媒体资源,议程设置
AB值:
0.3313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