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工作记忆训练诱发的神经可塑性——基于系列fMRI实验的脑区分布递减时空模型
文献摘要:
工作记忆训练(Working Memory Training,WMT)诱发神经可塑性,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晰.为探索WMT改变正常人群大脑功能的时空特性,以"扩展的智力顶额整合理论"和"神经效率假说"为依据,采用逐层递进的5种方法,分6个步骤来查究近20年来正常人群WMT的37篇fMRI文献.第一步,用叙述性综述、频数分析和卡方检验法比较脑区激活模式和脑网络功能连接在WMT前后发生的改变,发现WMT改变了大脑的5个联合区、7个宏观区和3个子区.其中,额上回、顶下小叶和扣带回这3个子区各自激活减弱的报道文献数量多于其激活增强的,且这种差异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二步,采用激活似然估计法对其中26篇开展元分析,发现大脑的3个子区激活减弱水平在WMT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额中回(BA6和8)、额上回(BA6)和前扣带回(BA24和32).第三步,综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提出WMT脑区分布递减时空模型,产生5个结果和讨论.第四步,采用非参数检验进一步追踪WMT效应的调节因素,发现训练的任务类型和时间分别对脑区激活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五步,针对正常人群WMT诱发神经可塑性的时空特性,得出3个结论:第一,WMT改变了正常人群相应脑区的神经活动,表现为减弱或增强,但减弱更加突出,且更新和较短时间的WMT倾向于诱发较多减弱;第二,这些神经活动变化主要发生在额顶叶联合区,但也包括分别以颞叶、枕叶、扣带回及纹状体为主的联合区,在一定范围内体现了整脑功能联合.这体现了WMT诱发神经可塑性的空间特性,且符合"扩展的智力顶额整合理论";第三,额中回、额上回、顶下小叶和扣带回(尤其前扣带回)这4个子区在激活减弱水平上重点展示了WMT神经可塑性的时间特性,且符合"神经效率假说",恰好体现出"聪明的大脑更懒惰".第六步,指出WMT诱发神经可塑性的未来研究可能关注脑可塑性中的低活跃性、辨析额中回、额上回、顶下小叶和扣带回(尤其前扣带回)这4个子区在激活减弱水平上体现的时间特性、找寻训练减弱或增强大脑活动的综合性影响因素.
文献关键词:
工作记忆训练;神经可塑性;脑区分布递减时空模型;额中回;额上回;前扣带回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幸明;付彤;刘昌;张宾;伏云发;李恩泽;ZHANG Jian;陈盛强;党彩萍
作者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广州 510370;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南京 210024;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 昆明 65003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 广州 510515;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 300070;广州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 广州 51143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幸明;付彤;刘昌;张宾;伏云发;李恩泽;ZHANG Jian;陈盛强;党彩萍-.工作记忆训练诱发的神经可塑性——基于系列fMRI实验的脑区分布递减时空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22(02):255-274
A类:
脑区分布递减时空模型,BA24
B类:
工作记忆训练,神经可塑性,fMRI,Working,Memory,Training,WMT,发神经,具体机制,正常人,大脑功能,时空特性,整合理论,假说,逐层,查究,第一步,叙述性,频数分析,卡方检验,检验法,脑网络功能,功能连接,接在,子区,额上回,顶下,小叶,自激,种差,别具,第二步,激活似然估计法,弱水,额中回,BA6,前扣带回,第三步,合定,定性和定量分析,第四步,非参数检验,调节因素,任务类型,第五步,活动变化,额顶叶,颞叶,枕叶,纹状体,内体,空间特性,时间特性,恰好,聪明,懒惰,第六步,脑可塑性,活跃性,上体,找寻
AB值:
0.2712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