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女性抑郁症自杀未遂患者的杏仁核功能连接特征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伴自杀未遂的女性抑郁症患者杏仁核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改变.方法:纳入50例伴自杀未遂(自杀组)和50例不伴自杀未遂(非自杀组)的女性抑郁症患者及50名健康对照(对照组),进行3.0 T静息态磁共振扫描.以双侧杏仁核为种子点,计算所有被试的杏仁核与全脑的FC值,寻找3组脑FC特征差异,将有差异的脑区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HAMD-17)、自杀风险评估量表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以右侧杏仁核为种子点,3组间差异的脑区为右侧后扣带回、左侧额上回内侧、左侧顶下小叶、左侧楔前叶(GRF校正后P<0.05).与非自杀组相比,自杀组在右侧杏仁核与右侧后扣带回FC值升高,右侧杏仁核与左侧顶下小叶FC值降低(Bonferroni校正后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自杀组右侧杏仁核与左侧顶下小叶的FC值与HAMD-17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女性抑郁症自杀未遂患者右侧杏仁核与右侧后扣带回、左侧顶下小叶活动的协同性异常,可能参与自杀行为的神经病理机制.
文献关键词:
女性抑郁症;自杀未遂;杏仁核;功能连接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昱音;阎锐;卢青;姚志剑
作者机构:
215006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昱音;阎锐;卢青;姚志剑-.女性抑郁症自杀未遂患者的杏仁核功能连接特征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2(05):349-352
A类:
B类:
女性抑郁症,自杀未遂,杏仁核,功能连接,抑郁症患者,functional,connectivity,FC,静息态,磁共振扫描,种子点,计算所,全脑,特征差异,脑区,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杀风险,风险评估量表,侧后,后扣带回,额上回,顶下,小叶,楔前叶,GRF,Bonferroni,协同性,自杀行为,神经病理,病理机制
AB值:
0.21783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