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静电喷雾法/原位洗脱法结合制备电致变色薄膜
文献摘要:
电致变色材料在提倡低碳节能的发展理念下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而探索一种高效简单且性能优异的制备工艺尤为重要.利用静电喷雾法结合原位洗脱法制备了聚合物电致变色薄膜.根据电解质盐的颜色适配性和溶解性,选择四丁基高氯酸铵(TBAP)作为模板剂,在易加工的TPA-OMe-PA溶液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电解质盐,然后利用静电喷雾技术在ITO玻璃表面沉积制备薄膜,再通过原位洗脱法去除其中的模板剂-电解质盐,最终制备出含有多层级孔结构的聚合物薄膜.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其形貌进行分析,利用电化学工作站结合紫外/可见/红外光谱仪研究了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静电喷雾技术与原位洗脱法制备的聚合物薄膜具备多层级孔结构和良好的电致变色性能.其中电解质含量为33.3%(质量分数)时,多层级孔隙率最高,且电致变色性能最为优异,漂白时间/着色时间缩减至0.6 s/1 s,着色效率达到608.2 cm2·C-1,为已报道基于相同材料的电致变色薄膜的最快响应速度.
文献关键词:
电致变色薄膜;静电喷雾沉积;原位洗脱法;多层级孔结构;电化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朱陈杰;陈海权;于有海
作者机构:
东华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620;东华大学 先进低维材料中心,上海 2016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陈杰;陈海权;于有海-.静电喷雾法/原位洗脱法结合制备电致变色薄膜)[J].材料工程,2022(01):109-116
A类:
原位洗脱法,TBAP,多层级孔结构
B类:
静电喷雾法,备电,电致变色薄膜,电致变色材料,低碳节能,制备工艺,电解质,适配性,溶解性,四丁,丁基,高氯酸铵,模板剂,易加工,TPA,OMe,静电喷雾技术,ITO,聚合物薄膜,电子扫描,扫描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红外光谱仪,电致变色性能,孔隙率,漂白,着色,减至,快响应,响应速度,静电喷雾沉积,电化学性能
AB值:
0.1970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