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电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小鼠前额叶皮质磷脂酰肌醇和溶血磷脂酰肌醇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电针(EA)干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小鼠前额叶皮质(PFC)磷脂酰肌醇(PI)和溶血磷脂酰肌醇(LPI)的影响.方法 将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PTSD)和电针治疗组(EA+PTSD).经适应性饲养后,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均接受单次延长应激造模,造模后在小鼠百会穴分别给予电针刺激或假电针刺激.在最后一次电针干预结束后7 d进行行为学检测,之后处死小鼠,取PFC进行脂质组学分析,比较各处理组PI和LPI含量的差异,并分析差异脂质分子与行为学的相关关系.结果 模型组开臂停留时间低于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模型组环境诱发僵直时间和声音诱发僵直时间高于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P<0.05).模型组LPI(18:1)、LPI(18:0)以及LPI总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P<0.05);模型组PI(17:0/20:4)、PI(18:2/20:4)和PI(18:1/22:6)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电针治疗组PI(17:0/20:4)、PI(16:0/20:4)和PI(18:1/20:4)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LPI(18:1)含量与开臂停留时间呈正相关(P<0.01),与环境诱发僵直时间呈负相关(P<0.05);LPI(18:0)含量和LPI总含量均与开臂停留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PTSD模型小鼠前额叶皮质LPI水平降低,电针在缓解PTSD样行为的同时,也上调了其前额叶皮质的LPI水平.
文献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溶血磷脂酰肌醇;创伤后应激障碍;电针;前额叶皮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席敏;彭正午;薛芬;王中恒;周平
作者机构:
710072 陕西西安,西北工业大学;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席敏;彭正午;薛芬;王中恒;周平-.电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小鼠前额叶皮质磷脂酰肌醇和溶血磷脂酰肌醇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22(03):225-230
A类:
溶血磷脂酰肌醇,EA+PTSD
B类:
创伤后应激障碍,前额叶皮质,醇和,PFC,LPI,C57BL,电针治疗,饲养,百会穴,电针刺激,电针干预,行行,行为学检测,处死,脂质组学,组学分析,各处,脂质分子,停留时间,僵直,和声,模型小鼠,平降
AB值:
0.1362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