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从"民族诗人"到"神圣的歌者"——再论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语境中的但丁
文献摘要:
但丁逝世六百周年纪念之际,钱稻孙所译《神曲一脔》刊登于1921年的《小说月报》,此后,中国智识阶层对于但丁《神曲》的汉译与介绍陆续出现.这些旨在探寻民族复兴之路的有识之士,在意大利诗人但丁身上看到了学者应有的精神与责任,反思中国文化变革之际的"新知"与"旧学"之关系.1925年至1935年间,两部同名的美国好莱坞电影《诗人游地狱》在中国上映,借助大众媒介的传播,但丁与《神曲》在中国不再局限于智识阶层的关注,而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并且引发了文化艺术界有关西洋文化精神的讨论.这一过程不仅反映出融"近世新诗歌、历史、经院学术、神学"为一体的《神曲》对于中国普通民众的"难解",更折射出对于现代西洋精神的盲目追逐与世界范围内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话语、以强力竞争为核心的"进步"观念的潜在关联,以及由此可能给民族—国家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
文献关键词:
但丁;《神曲》;现代中国;民族诗人;神圣的歌者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芮欣
作者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芮欣-.从"民族诗人"到"神圣的歌者"——再论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语境中的但丁)[J].文学与文化,2022(04):86-96
A类:
神圣的歌者
B类:
民族诗人,中国现代文学,文化语境,但丁,逝世,六百,百周年,周年纪念,所译,神曲,刊登,小说月报,智识,汉译,有识之士,意大利,文化变革,新知,旧学,同名,好莱坞电影,地狱,上映,大众媒介,文化艺术,艺术界,关西,西洋,洋文,文化精神,近世,世新,新诗,经院,神学,普通民众,难解,折射出,追逐,益高,高涨,民族主义,国家建设,消极影响,现代中国
AB值:
0.447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