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质量关"的民族地区地方性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
文献摘要: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和知识生产的双重使命,对于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2020年7月29日召开的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充分显示了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高度重视.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强调,我国研究生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内涵建设、质量提升的核心任务,在过"五关",即认识关、方向关、质量关、机制关、评价关上下功夫.其中过好质量关是研究生教育的安身立命之本、发展兴盛之基,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对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2]."医乃仁术,大医精诚"是每一名医学研究生崇尚的应有职业理念[3].因此,将医学研究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就是要过"质量关"的问题.对于地处民族边远地区的地方性医学院校,由于远离中心城市和社会经济发达地区,地方和学校发展往往均较滞后,高质量高水平师资匮乏,如何过好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关值得关注.因此,本研究对2013年才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较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还处在摸索阶段的民族边远地区的地方性医学院校进行研究,比较分析该高校中导师团队指导培养模式与导师单一指导培养模式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效果,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培养模式;硕士研究生;医学院校;民族边远地区
作者姓名:
漆光紫;陈秉朴;吕维纯;谭琳;韦俊宏;杨玲玲;庞雅琴
作者机构:
右江民族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人事处,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漆光紫;陈秉朴;吕维纯;谭琳;韦俊宏;杨玲玲;庞雅琴-.基于"质量关"的民族地区地方性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J].右江医学,2022(02):157-160
A类:
民族边远地区
B类:
质量关,民族地区,地方性,性医学,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专门人才,知识生产,国家政治,文化教育,陈宝生,部长,紧紧围绕,内涵建设,核心任务,五关,关上,下功夫,安身立命,兴盛,成败,创新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方式,提高研究,仁术,大医精诚,名医,医学研究生,崇尚,高尚,职业道德,道德情操,职业素养,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学校发展,硕士学位,学位授予,授予权,中导,导师团队,团队指导,指导培养,培养效果,研究生培养质量
AB值:
0.3117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