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飞轮离心超负荷训练应用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通过对飞轮应用方法和安全性问题进行探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发现:1)飞轮训练的作用机制可能受SSC模式下的离心超负荷、个性化的适应性阻力和神经系统动员的影响;2)飞轮训练可以预防卧床休息期间废用性肌萎缩的发生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表现;3)飞轮训练可以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并且对膝关节与肌腱损伤患者和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积极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清楚;4)急性条件下的飞轮训练可以有效募集和动员肌肉(尤其是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参与运动,并且可以诱导激活PAP效应,但关于飞轮诱导PAP的剂量效应尚未确定;5)飞轮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维度、力量和变向移动等运动表现能力,飞轮结合有氧训练也被认为可以促进心血管和骨骼肌肉系统的强健适应而不会产生干扰效应.不同惯性的飞轮训练效果、飞轮结合其他运动的整合效应、单腿飞轮训练对力量不均衡的改善都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文献关键词:
离心超负荷;飞轮训练;运动表现;康复治疗;废用性肌萎缩
作者姓名:
苏玉莹;尹洪满
作者机构:
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13;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苏玉莹;尹洪满-.飞轮离心超负荷训练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体育科技,2022(07):17-26
A类:
离心超负荷,飞轮训练
B类:
训练应用,应用方法,安全性问题,SSC,卧床休息,废用性肌萎缩,人的生活,运动损伤,膝关节,肌腱损伤,伤患,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募集,股四头肌,腘绳肌,PAP,剂量效应,未确定,变向,运动表现,表现能力,有氧训练,骨骼肌肉系统,强健,干扰效应,训练效果,运动员,竞技能力,思路和方法
AB值:
0.2290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