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电生理指标及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电生理指标及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84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中风基础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评分]、上下肢痉挛状况[上肢改良Ashworth量表分级和下肢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肌电生理指标[H反射H/M max值、表面肌电值(iEMG)、均方根值(RMS)及中位频率(MF)]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对照组(73.8%)(P<0.05);两组治疗后上肢和下肢FMA评分、CSI评分、上肢痉挛分级、H反射H/M max值、iEMG、RMS及MF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和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与治疗有关的不良事件.结论 针刺联合康复功能训练能够改善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H/M值和肌电信号变化,缓解痉挛程度,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整体疗效.
文献关键词:
针刺疗法;康复训练;中风后遗症;偏瘫;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改良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
作者姓名:
马艾峰;邢勇胜
作者机构:
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二门诊部,郑州 450000;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郑州 4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艾峰;邢勇胜-.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电生理指标及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22(03):213-218
A类:
B类: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中风痉挛性偏瘫,偏瘫患者,肌电生理,电生理指标,运动功能康复,基础治疗,康复训练治疗,上联,针刺治疗,Fugl,Meyer,功能评分,评分表,FMA,上下肢,下肢痉挛,Ashworth,临床痉挛指数,CSI,max,表面肌电,iEMG,均方根值,RMS,中位频率,MF,疗效及安全性,总有效率,上肢痉挛,痉挛分级,标明,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康复功能训练,肌电信号,解痉,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恢复,针刺疗法,中风后遗症
AB值:
0.2656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