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声触诊弹性测量对中风后痉挛的针刺干预评估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调任通督针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以及声触诊弹性测量(STQ)技术对肢体痉挛康复的评定作用.[方法]将48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2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内科基础治疗和常规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调任通督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肱二头肌STQ值、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1)治疗前,2组患者患侧肱二头肌STQ值均显著高于健侧(P<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患侧肱二头肌STQ值、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患侧肱二头肌STQ值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2)治疗后,治疗组的头晕目眩、肢体强急、肢体麻木、心烦易怒、便干便秘、气短乏力、自汗等证候评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仅肢体强急、肢体麻木、心烦易怒、便干便秘等证候评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对头晕目眩、肢体强急、气短乏力、自汗等证候评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3)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患侧肱二头肌STQ值与MAS评分呈显著相关(r=0.908,P<0.01).[结论]调任通督针法可有效改善中风后上肢痉挛水平及常见不适症状;相较于MAS量表评分,STQ技术可更直观灵敏地检测肌肉状态,可作为临床痉挛疗效评价的客观定量指标.
文献关键词:
中风后上肢痉挛;调任通督针法;声触诊弹性测量(STQ);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薇;皮敏;翁妍珊;林少霞
作者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广东深圳 518033;深圳市中医院,广东深圳 5180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薇;皮敏;翁妍珊;林少霞-.声触诊弹性测量对中风后痉挛的针刺干预评估)[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06):1314-1318
A类:
调任通督针法
B类:
声触诊弹性测量,干预评估,中风后上肢痉挛,上肢痉挛性偏瘫,STQ,肢体痉挛,偏瘫患者,基础治疗,康复训练,常规针刺治疗,疗程,患侧,肱二头肌,Ashworth,MAS,中医证候评分,一致性检验,健侧,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心烦,易怒,便秘,气短,自汗,中医证候总积分,对头,不适症状,更直,肌肉状态,疗效评价,客观定量,定量指标
AB值:
0.1779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