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岐黄针疗法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的临床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岐黄针疗法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中风后下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2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岐黄针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下肢简化Fugl-Meyer(FMA)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2例.最终观察组33例、对照组33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后,2组患者的MAS评分、FMA评分与MBI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MAS评分、FMA评分与MB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MAS评分、FMA评分与MB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31/33),对照组为72.73%(24/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岐黄针疗法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能明显改善患者下肢痉挛的程度,提高患者下肢运动的功能,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疗效显著.
文献关键词:
岐黄针疗法;中风;下肢痉挛;MAS评分;FMA评分;BMI评分;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云云;梁铭悦;唐纯志
作者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云云;梁铭悦;唐纯志-.岐黄针疗法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的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12):2829-2834
A类:
B类:
岐黄针疗法,中风后下肢痉挛,临床观察,常规治疗,康复训练,常规针刺治疗,疗程,Ashworth,痉挛分级,MAS,Fugl,Meyer,FMA,Barthel,评定量表,MBI,研究过程,失访,分治,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下肢运动,日常生活活动,疗效显著
AB值:
0.1579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