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滞针抽提技术刺激阳陵泉、筋缩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滞针抽提技术刺激阳陵泉、筋缩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各脱落1例,最终纳入7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电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滞针抽提技术刺激阳陵泉、筋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痉挛程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临床痉挛指数(CSI).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痉挛程度、CSI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滞针抽提技术刺激阳陵泉、筋缩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疗效确切,可以改善患者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文献关键词: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滞针抽提技术;电针;阳陵泉;筋缩
作者姓名:
谢鸿康;傅云其
作者机构:
浙江省诸暨市中医医院,浙江 绍兴 3118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鸿康;傅云其-.滞针抽提技术刺激阳陵泉、筋缩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2(23):48-50
A类:
滞针抽提技术
B类:
阳陵泉,筋缩,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偏瘫患者,组接,电针治疗,后肢,肢体痉挛,痉挛程度,Fugl,Meyer,评定量表,FMA,临床痉挛指数,CSI,中风偏瘫,偏瘫痉挛,痉挛状态,肢体运动功能
AB值:
0.1380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