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择时选穴针刺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择时选穴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普通针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择时选穴针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肌张力量表(MA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 A)评分、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分级、静态平衡指标,以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底细胞衍生因子1α(S D F-1α)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患侧臂旋前肌群、臂屈肘肌群、髋内收肌群、屈膝肌群的MAS评分均降低(P<0.01),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FM A评分、FAC分级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前后运动标准差、左右运动标准差、前后运动速度、左右运动速度、运动长度、运动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外周血EPCs、VEGF、SDF-1α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择时选穴针刺可提高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平衡能力,改善肌力和运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外周血EPCs、VEGF、SDF-1α含量有关.
文献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偏瘫;针灸;择时选穴;运动功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捷洪;潘巍一;葛俊胜
作者机构:
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捷洪;潘巍一;葛俊胜-.择时选穴针刺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J].中国民间疗法,2022(14):39-43
A类:
择时选穴,髋内收肌
B类:
急性脑梗死后偏瘫,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机制探讨,针刺治疗,治疗机制,常规康复训练,普通针刺,Ashworth,肌张力,MAS,Fugl,Meyer,评定量表,FM,功能性步行量表,FAC,静态平衡,衡指,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底细胞,患侧,屈膝肌,运动速度,SDF,平衡能力,肌力,力和运动,运动能力,针灸
AB值:
0.230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