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浓度氯吡脲处理对猕猴桃质量安全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明确幼果期氯吡脲浸果对'贵长'猕猴桃质量安全的影响,本研究于'贵长'猕猴桃花后25 d进行3种浓度(5、10和20 mg/L)的氯吡脲浸果处理,果实成熟采摘后进行货架期试验和相关品质指标及氯吡脲残留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处理组比对照组单果重提高了35.4%~42.1%、果实纵径增大了6.9%~13.6%、果实横径增大了9.0%~14.5%、单果重/果实纵径提高了16.5%~24.4%、单果重/果实横径提高了18.6%~27.5%,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果形指数和果实形状无明显差异;处理组比对照组果实硬度小、后熟变软快,而且处理浓度越高,后熟变软越快,至货架期试验的第12 d,处理组和对照组均已后熟变软,达到可食用状态;果实后熟变软后,处理组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均较对照组高,而可滴定酸含量均比对照组低;果实成熟采摘时,各处理组均有氯吡脲残留检出,但不超标,且主要残留于果皮中;综合考虑使用效果、品质影响、残留水平等因素,'贵长'猕猴桃氯吡脲处理浓度以10 mg/L为宜.本研究结果可为'贵长'猕猴桃生产中氯吡脲科学使用和残留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氯吡脲;猕猴桃;果实品质;农药残留;货架期
作者姓名:
许敏;孔夏冰;唐冬梅;韩令喜;刘晓丽;万浩亮;齐勇;贾东杰;聂继云
作者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农业农村部果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青岛),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园艺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青岛中心,青岛市现代农业质量与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9;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科学研究所,贵阳550006
引用格式:
[1]许敏;孔夏冰;唐冬梅;韩令喜;刘晓丽;万浩亮;齐勇;贾东杰;聂继云-.不同浓度氯吡脲处理对猕猴桃质量安全的影响)[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22(01):63-67,96
A类:
B类:
氯吡脲,猕猴桃,质量安全,幼果期,桃花,果实成熟,采摘后,行货,货架期,品质指标,单果重,重提,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实形状,果实硬度,后熟,变软,越快,可食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可滴定酸含量,各处,于果,果皮,使用效果,品质影响,残留水平,科学使用,果实品质,农药残留
AB值:
0.3044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