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银黄解毒消肿胶囊对急性咽炎模型鼠的抗炎止痛作用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银黄解毒消肿胶囊对急性咽炎模型鼠的抗炎及止痛作用.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B1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阳性药物组(C1组,咽炎含片1.1 g/kg)及银黄解毒消肿胶囊低、中、高剂量组(D1组、D2组、D3组,2.02,4.04,8.08 g/kg),各10只.用喉头喷雾器向大鼠喷25%氨水以复制急性咽炎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各组大鼠咽部喷雾相应药物或灌胃0.9%氯化钠溶液,每日1次,连续7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前列腺素E2水平,观察大鼠咽部黏膜病变情况,并进行病理组织形态学评分.将50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2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阳性药物组(C2组,罗通定片0.02 g/kg)及银黄解毒消肿胶囊低、中、高剂量组(D4组、D5组、D6组,2.92,5.84,11.68 g/kg),各10只,分别灌胃相应药物或0.9%氯化钠溶液,每日1次,连续3 d,采用热板实验测定痛阈值;另取50只雌性ICR小鼠,同热板实验分组及给药(记为B3,C3,D7,D8,D9组),采用扭体实验记录扭体次数.结果 与B1组比较,C1组、D1组、D2组、D3组大鼠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前列腺素E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咽部黏膜上皮层增生,固有层水肿,小血管扩张、充血,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均明显改善,病理组织形态学评分明显降低(P<0.01);与B2组比较,C2组、D4组、D5组、D6组小鼠给药后30 min起痛阈值明显升高(P<0.01);与B3组比较,C3组、D3组、D7组、D8组、D9组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 银黄解毒消肿胶囊能缓解急性咽炎模型鼠的炎性反应程度及疼痛,其抗炎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IL-1β,TNF-α,PGE2水平有关.
文献关键词:
银黄解毒消肿胶囊;急性咽炎;大鼠;小鼠;抗炎;镇痛;作用机制
作者姓名:
黄莉;王兴;罗黎霞;杨宁;贺灿;陈可;谢嘉驰;罗纯清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湖南省湘潭市中医医院,湖南 湘潭 411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莉;王兴;罗黎霞;杨宁;贺灿;陈可;谢嘉驰;罗纯清-.银黄解毒消肿胶囊对急性咽炎模型鼠的抗炎止痛作用)[J].中国药业,2022(02):32-35
A类:
银黄解毒消肿胶囊
B类:
急性咽炎,止痛作用,空白对照,氯化钠溶液,B1,性药物,C1,含片,高剂量,D1,D2,D3,喉头,喷雾器,氨水,大鼠模型,咽部,灌胃,酶联免疫吸附,大鼠血清,血清白细胞介素,前列腺素,黏膜病变,病理组织形态学,形态学评分,雌性,ICR,B2,C2,D4,D5,D6,热板实验,实验测定,痛阈值,记为,B3,C3,D7,D8,D9,实验记录,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黏膜上皮,皮层,固有层,血管扩张,充血,炎性细胞浸润,炎性反应,反应程度,抗炎机制,PGE2,镇痛
AB值:
0.2417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