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吴茱萸治疗结直肠癌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研究吴茱萸治疗结直肠癌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通过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GeneCards数据库查找吴茱萸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结直肠癌相关靶点,利用R语言(R 3.6.3)分析吴茱萸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作用靶点,并对关键靶点进行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以及基因本体(GO)和信息通路(KEGG)富集分析.结果:网络药理学研究获得吴茱萸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靶点162个.生物信息学分析吴茱萸通过PI3K-Akt,AGE-RAGE,MAPK,癌症中的蛋白多糖,细胞衰老,TNF,松弛素,细胞凋亡,HIF-1,雌激素,铂类耐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抵抗,P53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结直肠癌作用.结论:吴茱萸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结直肠癌,为吴茱萸的分子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文献关键词:
吴茱萸;结直肠癌;网络药理学
作者姓名:
王娟;李超;徐靖
作者机构:
天津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天津 300121
引用格式:
[1]王娟;李超;徐靖-.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吴茱萸治疗结直肠癌作用机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2(02):199-204
A类:
B类:
网络药理学,药理学研究,吴茱萸,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系统药理学,TCMSP,GeneCards,潜在作用,关键靶点,蛋白互作网络,PPI,基因本体,富集分析,潜在靶点,生物信息学分析,PI3K,Akt,RAGE,MAPK,细胞衰老,松弛素,HIF,雌激素,铂类耐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53,抗结直肠癌,多靶点,多通路
AB值:
0.22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