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连防灌肠剂治疗直肠前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模拟技术,探讨连防灌肠剂治疗直肠前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及相关文献获取连防灌肠剂7味中药(连翘、黄柏、金银花、蒲公英、蜈蚣、防风、白芍)主要化学成分,通过TCMSP筛选有效成分并预测作用靶点,检索相关文献补充蜈蚣靶点信息,借助Cytoscape 3.8.2构建连防灌肠剂成分-靶点网络图.在OMIM、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中检索得到直肠前切除术后综合征疾病靶点,基于 String进行蛋白质-蛋白质互作(PPI)分析,再筛选出疾病-药物交集靶点,通过Cytoscape 3.8.2作出交集靶点基因图.基于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相关数据,作出柱形图和气泡图.最后采用Ledock对药物中关键化合物和调控及PPI网络中关键作用基因进行分子对接模拟,得到对接结合能.结果:得到连防灌肠剂候选药效成分81种,预测靶点142个,直肠前切除术后综合征相关疾病靶点678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57个.通过PPI分析,得到11个关键作用靶点基因.分子对接结果:关键化合物和靶点基因亲和力较好.结论:连防灌肠剂治疗直肠前切除术后综合征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作用.
文献关键词:
直肠前切除术后综合征;连防灌肠剂;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信号通路;靶点基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冬琳;管忠安
作者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00;山东中医药大学 附属医院肛肠科 山东 济南 2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冬琳;管忠安-.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连防灌肠剂治疗直肠前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作用机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2(10):757-761
A类:
连防灌肠剂,直肠前切除术后综合征
B类:
网络药理学,对接研究,利用网络,分子对接模拟,模拟技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生物信息学分析,BAT,MAN,文献获取,连翘,黄柏,金银花,蒲公英,蜈蚣,防风,白芍,主要化学成分,有效成分,预测作用,作用靶点,Cytoscape,靶点网络,网络图,OMIM,DisGeNET,GeneCards,String,PPI,交集靶点,靶点基因,基因图,DAVID,通路富集分析,柱形图,气泡图,Ledock,对药,结合能,药效成分,相关疾病,亲和力,多靶点,多通路
AB值:
0.2445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