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100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临床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发生梅毒血清固定的相关因素.方法 依据2015年《梅毒血清固定临床处理专家共识》制定的标准,对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肤科就诊并确诊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进行结构化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①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特征、性病史等临床相关资料;②收集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数值,收集脑脊液白细胞计数等实验室相关资料.采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双录入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100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男37例,女63例,一期梅毒4例(4.0%),二期梅毒19例(19.0%),隐性梅毒77例(77.0%).88例患者TRUST基线滴度为1:256~1:1,TRUST基线滴度≤1:8者最多,占51.1%,治疗后TRUST滴度维持在1:8~1:1者89例,TRUST滴度>1:8者11例.患者TRUST基线滴度和目前血清固定TRUST滴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例患者首次治疗中97例使用青霉素治疗.57例患者因血清固定进行了第1次复治,其中55例复治仍使用青霉素治疗,2例使用多西环素治疗,治疗后血清滴度仍然未转阴.100例患者中有63例患者进行了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其中3例为神经梅毒患者治疗后出现梅毒血清固定,60例脑脊液检查无异常.结论 女性、隐性梅毒、低基线滴度较容易发生梅毒血清固定.苄星青霉素规范化治疗后仍有较多患者出现血清固定.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血清固定疗效不理想,应研发新的治疗药物减少血清固定的发生以及治疗血清固定.
文献关键词:
梅毒;血清固定;临床分析;流行病学
作者姓名:
郑锦芬;王千秋;赖永珲;吴肖冰;李祥子;刘晖;张德华;关杨;杨少蝶;田永贞;莫倩莹;黄树宏;李超
作者机构: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肤科,广东 深圳 518020;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南京 210042;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肥胖与代谢性疾病防控科,广东 深圳 518020
引用格式:
[1]郑锦芬;王千秋;赖永珲;吴肖冰;李祥子;刘晖;张德华;关杨;杨少蝶;田永贞;莫倩莹;黄树宏;李超-.100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临床分析)[J].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2022(02):67-70
A类:
B类:
梅毒血清固定,临床分析,实验室检查,临床处理,专家共识,慢性病防治,心皮,皮肤科,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行为特征,临床相,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脑脊液,白细胞计数,Epidata,录入,一致性检验,一期梅毒,二期梅毒,隐性梅毒,滴度,多西环素,转阴,神经梅毒患者,查无,无异,苄星青霉素,规范化治疗,治疗药物
AB值:
0.201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